申立通微信二维码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5380032710
15351951632

多头拉丝机模具设计

模具结构设计
1.入口区设计:
1.入口区主要起到引导金属线材顺利进入模具的作用。其形状通常为喇叭口状,角度一般在 60° - 90° 之间。例如,在拉拔铜丝时,入口角度可以设置为 70° 左右,这样能减少线材进入模具时的阻力。
2.入口区的长度通常根据线材直径和模具整体尺寸来确定,一般长度为线材直径的 1 - 2 倍。入口区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,通常 Ra 达到 0.8 - 1.6μm,以防止划伤线材。
2.润滑区设计:
1.润滑区是为了在线材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,降低拉拔过程中的摩擦力。润滑区的长度一般为模具直径的 3 - 5 倍。
2.润滑区的结构可以采用环形槽或者螺旋槽的形式。环形槽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在 0.2 - 0.5mm 之间,螺旋槽的螺距可以根据拉拔速度和润滑要求设计,一般在 1 - 3mm 之间。
3.压缩区设计:
1.压缩区是模具的核心部分,决定了线材的变形程度和尺寸精度。工作区的长度根据拉拔比和线材材质来确定,拉拔比越大,工作区长度相对越长。
2.压缩区的形状一般为锥形,锥角通常在 3° - 12° 之间。对于硬度较高的金属线材,锥角可以适当减小,以避免线材断裂。工作区的直径精度要求很高,公差一般控制在 ±0.005mm 以内。
4.定径区设计:
1.定径区主要是为了精确控制线材的最终尺寸。定径区的长度一般为线材直径的 0.5 - 1 倍。
2.定径区的直径公差控制极为严格,一般在 ±0.002mm 以内,以确保拉拔后线材的尺寸均匀一致。
5.减压出口区设计:
1.减压出口区的作用是使拉拔后的线材平稳地离开模具。出口区的形状为喇叭口状,角度一般在 30° - 60° 之间,长度为线材直径的 0.5 - 1 倍。